惊人间阻挠事故,闻天上圣召纶音
读经一:(宗13:14,43-52):外邦人信主
读经二:(默7:9,14-17):基督要领人到生命之泉
福 音:(若10:27-30):耶稣赐永生给他的羊
中国文化:不招人忌是庸才。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犹太人看见这么多人,就满怀嫉妒,反对保禄所讲的,并且辱骂他们。保禄和巴尔纳伯却毫不畏惧地说:“天主的话本来应该先讲给你们听,但是因为你们拒绝接受,判定自己不配得到永生,因此,我们就转向外邦人,因为主曾这样命令我们说:‘我已立你做外邦人的光明,使你把救恩带到地极。’”(宗13:45-47)
保禄被称为是“外邦人的宗徒”,要把救恩带到地极。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之所以到外邦去传道,竟是源于一个不幸的事件,由人的恶意所促成。
事缘保禄和巴尔纳伯在安提约基雅的讲道十分成功。保禄在会堂中讲了一篇十分精采的道理后,“众人要求下一个安息日再给他们讲这些事”(宗13:42)。下个安息日,果然产生哄动,许多人都闻风而至,“几乎全城的人都聚集起来,要听天主的话。”(宗13:44)可惜树大招风,也中了俗语所说的:“不招人忌是庸才”,保禄当然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布道家,而绝非庸才,所以“犹太人见这么多人,就满怀嫉妒,反对保禄所讲的,并且辱骂他们。”
保禄和巴尔纳伯于是对他们说:“天主的话本来应先讲给你们听,但是因为你们拒绝接受,判定自己不配得到永生,因此,我们就转向外邦人。”
我们都相信,天主能使坏事变为好事,爱尔兰也有句成语:“如果天主要关上一扇门,他必要开一只窗。”有时,这只窗比那扇门还大呢!所以,犹太人的恶意,刚好就成为保禄和巴尔纳伯转向外邦人传教的契机。这确是人们所不能预料的,也是人所无法破坏的天主的计划。
人生复杂异常,也危机处处,我们要不断的作选择,以完成自己的生命,也为了承行天主的旨意。找不到好的选择,做不了好的决定,这固然是缺憾,但有时找到好的选择,作了好的决定,却未必是最好的事,因为这会使我们不再用心去找出“更好的”选择和决定,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好的”选择和决定。
因此,有时“好”会成为“更好”的敌人,而“好选择”则成了“更好选择”的障碍。
向犹太人传福音而又成功,这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只是这样,我们就不会有保禄这位外邦人宗徒的出现,因为保禄的精力、时间都会全部用在犹太人的社会中,向犹太人传道。
当我们遭逢挫折、遇到失败、前路茫茫的时候,很可能这就是我们生命的转捩点,或者是突破的起点。我们不要只顾无奈而难受地看着那扇“砰”然一声关起了的大门,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游目四顾,静心期待,看看是否有一只窗,正在悄悄的为我们而敞开了?
今天是圣召主日,所有基督徒其实都已蒙召去为教会、为天主而工作,而天主是藉着所有的机会向我们招手的。天主在我们的心中向我们说话,天主在圣经中向我们说话,天主也藉着他人,和藉着世上的一切事件和变故向我们说话。天主临在于我们的信仰聚会中,也临在于世上的“时代征兆”中。
当保禄和巴尔纳伯发现在犹太人中传道是“此路不通”的时候,他们便听得到、看得出,这原来就是天主召叫他们向外邦人传道的征兆。人间的变故,原来竟是天主的话语,是从天上来的纶音!
其实,天主需要我们,正如他需要保禄和巴尔纳伯一样。他要假我们的手,藉我们的口去为他传福音、作见证;我们要作基督未完成的工作,去他未去的地方,向他未曾面对面的会晤的人传福音。最好是为此而奉献一生。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登高招手,很远的人都能看得见;顺风呼唤,听到的人会更多。这是荀子所谓的“善于假借外力”。天主能藉我们而传播福音,不也是“善假于物”的一种形式吗?
今天的若望福音也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认识他们,他们也跟随我。”(若10:27)我们是否愿意跟随耶稣,和他一起,为他而召集所有的羊群,以进入他的羊栈呢?我们知道天主真的愿意我们和他合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