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地之心,爱世间之人
读经一:(宗14:21-27):保禄沿途坚定信徒的心
读经二:(默21:1-5):在新天新地中再没有泪水
福 音:(若13:31-33,34-35):彼此相爱的命令
中国文化: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无不爱之民物。
孩子们!我同你们在一起的时候不多了。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亲相爱;如同我怎样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如果你们彼此相亲相爱,众人就会因此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13:33-35)
上面的话,是耶稣在“临别赠言”中开始所说的话。在很大程度上,这可以说是耶稣的“遗嘱”,是耶稣离开这个世界前,要给自己最亲爱的人所留下的最重要的话。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像得出,他的心是充满了多少的柔情、多少的忧心,和多少的期盼!
在耶稣的临别赠言中,他心心念念要我们牢记和实践的,就是要彼此“相亲相爱”,并说这是一条“新”命令。究竟这命令“新”在什么地方呢?难道古教或旧约不教人相亲相爱吗?难道外教人就不懂得相亲相爱吗?耶稣的命令究竟“新”在什么地方呢?
这命令的“新”,就在于它的爱的方式的新颖和独特。即是说,我们不是单单的相亲相爱,也不是好像时下的流行曲中所说的泛泛的“爱”,而是如同耶稣怎样爱了我们,我们也要“照样”彼此相爱。要好像耶稣那样的去爱。
如果我们细心分析一下耶稣怎样爱人,我们便可以发现他爱人的方式十分“新”,十分独特。
第一、耶稣在我们是罪人时爱了我们;第二、耶稣在我们不可爱时爱了我们;第三、耶稣无条件地爱了我们;第四、耶稣为爱我们,甚至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一种完全的、彻底的、无尽的爱。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15:13)何况,我们原来还够不上作耶稣的朋友!
世上许多人爱人,都是因为这个人“可爱”。耶稣爱我们却不是因为我们可爱,而是因为他要爱;不管我们可爱与否,他都要爱我们。女作家冰心有一次问她的母亲:“妈!你为什么爱我?”她的母亲很简单的回答她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这种不为什么而去爱的行为,就和耶稣的爱有几分相似。
但母亲爱女儿,还是因为在母与女两者之间,有一条割不断的纽带:因为那是亲骨肉,因为那里存在着十月怀胎和三年哺养的恩情。而耶稣和我们之间,却没有这种关系。但耶稣还是爱了我们所有人和每一个人,毫无例外。
做基督徒,就要按照耶稣爱人的样子去爱,这是一条“新命令”,一条“命令”,一条我们没有选择余地的命令--我们必须按照耶稣爱的方式,去彼此相亲相爱,亲密地、深情地、热切地相爱!
今天默示录所说的“新天新地”,那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伤、哭泣和痛苦”的新天地,必然也是一个充满了爱的天地,一个充满了耶稣式的爱的天地,那里只有欣赏,没有挑剔;只有体谅,没有谴责;只有分享,没有霸占;只有爱,没有恨。那是超越一切的爱,因为那是天地之主的爱。
清朝金缨在他的《格言联璧》中,收录了这么一段话:“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无不爱之民物。”
耶稣之心,就是天地之心、宇宙之心,用这个心去爱,世上当然便没有不可爱之人。这是一个新天新地,一个以爱德生命为基础的新天地。
教会作为基督的奥体,已成为新人,一群以爱作为标记的新人:“众人就会因此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我们作为基督门徒的标记,再不是身上配带的十字架,也不是手中的唸珠,更不是一张领洗纸。我们是基督的门徒,不是因为我们参加主日的弥撒,不是因为我们属于一个公教家庭。不是,什么都不是。基督门徒的唯一标记就是“爱”,彼此相亲相爱,好像基督那样的相爱。
这个新人类的教会必须负起建设新天地、新人类的责任,成为新天地、新人类的工匠,并从自身开始,以耶稣爱的精神,把这爱的新命令推广到普世,使世间无一人或无一物不被笼罩在天地之主的大爱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