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教研中心 Catholic Institute for Religion & Society
教研主頁 | 教研簡介 | 聯絡教研 | 主日彌撒時間 | 徐神父網頁 | 捐助教研及中國福傳 | 搜尋 | 基基團聯會 |
教研資料庫
(內含書籍訂購)
慕道班
信仰與人生講座
教研主日彌撒
現場講道錄音
中國福傳/
對外聯繫
主日學/教研團體
你問我答信箱
福傳資料
搜尋
 
 *徐神父精文推介

 教宗方濟各與中梵關係   (原本下載) 刊登日期 : 14/09/2014
 
教宗方濟各與中梵關係
徐錦堯 (2014-9)

  題目強調的是中梵「關係」,而不是中梵「建交」。因為教宗方濟各追求的是「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良好關係。所以他在訪問韓國的尾聲時說,如果有機會,他可以「第二天」(domani)便訪問中國,不需要什麼「外交部長」或「先行者」為他鋪路,不需要中梵間所有的障礙已經掃除;不需要任何先決條件。

  他更早時曾說,改善中梵關係不是靠「政治談判」,而是首先要「交朋友」。用中國文化的語言來說,這是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應有之義;用教會的語言來說,這是天國的重要內容,因為我們只有一位天父,眾人都是他的孩子,一切人都是兄弟姊妹,不分國籍、意識型態和宗教信仰。而教會存在的意義正是為了天國的建立,努力成為「天人合一與人類合一的標記和工具」。

  教宗在韓國講了很多似乎是石破天驚、發人深省,卻原來是符合聖經和梵二精神的話。

  他說教會不是顛覆當地人國民身份(national identity)的「征服者」。這就是胡振中樞機於香港「九七」前對香港基督徒的訓勉,認為我們有三重身份:香港人、中國人、基督徒;其中的「中國人」身份不可或缺。

  教宗認為我們要建設一個「更謙遜」的教會,不要盛氣凌人,不能自以為是,不要自我中心。說到底,我們的「慈母聖教會」,本身也是一個罪人的教會、旅途中的教會,一個需要不斷學習、不斷自我淨化、不斷更新的教會。

  教宗認為信仰不應是「表面的」(superficial),不要追求虛有其表的「形式主義」(formalistic),而應是一個充滿同情和憐憫(empathetic)的教會,對世間的一切,特別是對人類的悲痛和苦難具有「感同身受」的胸懷和能力。

  然後,教宗方濟各在韓國也贏得了一個「治癒者」(healer)的美名,認定天主永不會「倦於寬恕」(Tire of forgiving)。大哉斯言!

  今天的世界不需要「自充的救世者」;也不需要堅持「法律潔癖」的「法學士」。世界正因極端污染而快速走向滅亡,因貧富懸殊而每天有二萬五千人餓死。世界也因充斥著似是而非的言論而把芸芸眾生的腦袋洗得乾乾淨淨;在道德上極為嚴重的雙重標準更使不同意識型態的人走上極端對立的道路,而且愈走愈遠。世界不單有惡霸,還有善霸、民主霸、自由霸、真理霸、宗教霸。所以世界真正需要的是「治癒者」、包紮傷口和帶來和平的人。不少韓國人在教宗訪問期間,就看到教宗方濟各具有這些特質。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