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教研中心 Catholic Institute for Religion & Society
教研主頁 | 教研簡介 | 聯絡教研 | 主日彌撒時間 | 徐神父網頁 | 捐助教研及中國福傳 | 搜尋 | 基基團聯會 |
教研資料庫
(內含書籍訂購)
慕道班
信仰與人生講座
教研主日彌撒
現場講道錄音
中國福傳/
對外聯繫
主日學/教研團體
你問我答信箱
福傳資料
搜尋
 
教研之友  
再談建設天國二三事
日期:2022年8月1日

2022年8月份通訊

再談建設天國二三事

悠媽

        看畢五月份德華兄和六月份兆康兄在教研之友有關「建設天國」的分享,也刺激了我一些思緒,藉此機會,望能得以整理和記錄一下。

        正如徐神父所說,一個地方的發展過程中,「建設」還是「破壞」,可真是一個永恆的問題!可幸的是,天主召叫我為建設天國而做的工作,從不用煩惱怎樣才能取得兩者平衡;我只需要努力專心「建設」,耕種「樹人」便可。當然,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木者,十年可望見成果,樹人者,則在有生之年也未必見到自己付出的努力可以(或者必會)開花結果。正因如此,如能夠有幸見證任何樹人的成長,也絕對是感人的。

        話說某天蒲打開社交軟件,便看見一位樣貌娟好的年輕老師,與一名身穿校服的妙齡少女在校園的合照。定過神來,才發現這張照片有點面熟—相中人正是我與一位畢業了剛好二十年的舊生!原來舊生找到了舊照片,放了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並在留言處感謝老師在她中學讀書時期和困難的時候,曾給予她暖暖的關心和愛護。原來這些校園生活小點滴她至今仍清晰記得,更稱感到一生受用。

        其實,當年經驗尚淺的我,沒能使她的英文成績突飛猛進,學生最後在公開試中的英文科成績未如理想。那些年,會考只要中文或英文科不及格,就直接喪失升讀中六的機會,也即間接喪失了升讀大學的機會!於是,每當想起「肥佬」的同學們,我總感到一點點遺憾。不過原來,二十年後,已成為賢妻良母的這位舊生,她仍然銘記於心的,並不是老師有沒有助她考試獲取佳績,而是從老師處感受過的關愛,這確實使我感到無比溫暖和釋懷!感恩天父讓我遇上了懂得感恩的好學生,雖然未有百年,但我感受到原來自己曾幾何時種下過的小樹苗,也有成長起來啊!

        我校的畢業禮,習慣邀請校友作主禮嘉賓,希望師姐們的分享,能為畢業生帶來更親切有力的鼓勵。今年的主禮嘉賓,是一位在教育界默默耕耘了超過三十年,近年成為了校長的校友。聽著舊生細說往昔的校園點滴,並向一些已經退休,又甚至已經回歸主懷的老師逐一道謝,心裡很是感動。舊生特別多謝她的恩師:一位循循善誘的歷史科老師,亦是一位十分虔誠的基督徒。因為老師的緣故,她立志要學好歷史,考入大學。即使畢業後她成為一位老師,恩師仍不斷勉勵她要做人師,以生命影響生命。而這股動力,至今仍存於這位年過半百的校長心中。在她身上,我看見了一棵茁壯的大樹,一個薪火相傳的美麗故事。

        就是這些已發生,以及那些可能發生但未發生的小故事,鼓勵著我要守在這片小土地,繼續努力地盡好自己的本份,與天父一起合作,育人樹人,建設天國。

        徐神父按:是一位教友老師(伍煥貞)讓我成為徐氏家族的第一位天主教徒,一位修士老師(葉際趨)培養了我的聖召,一位神父老師(張雅各)教我初中二時在華僑日報學生園地投稿,另一位神父老師(甘增佑)教我音樂,最後是一位樞機老師(胡振中)為我開啟了下半生的一片天地。這群老師的最大特點, 是讓我明白了生命和信仰的內容,為我今天執著的「天國」和「大同」播下了優質的種子。

教研之友
祖母,願你永遠安息!
2023年2月1日
退休後的日子
2023年1月3日
昔日稿件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