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份通訊
耶穌就是復活,就是生命
嚴悅勤
我叫嚴悅勤、太太叫郭少珍,我和太太結婚四十年,大約半年前太太因淋巴癌去世了。四十年婚姻生活一直有上主的陪伴和關愛,好像以色列民四十年曠野生活一樣,充滿恩寵、充滿挑戰、反叛、悔改與皈依。
40年婚姻是開心的,快樂的,難忘不捨的,因為有上主的祝福。結婚時我還未是教友,但太太堅持在聖堂行婚禮。結婚廿二年後,我才在教研中心領洗。接?兒子、媳婦和孫女,陸續在教研領洗。40年的婚姻生活又是充滿挑戰、辛酸、艱辛和難熬的,因為各人自我中心,溝通不足,自以為是、同?食飯各自修行。曾經參加過「夫婦懇談會」活動。夫婦關係有所改善,但沒有繼續下去了。又曾參加「聖經學院」四年普及聖經課程,再加兩年進階課程,之後沒有繼續了,實是可惜。又曾在教研組織了「基基團」︰「無花果樹下」,後來停止運作了。反省起來,有太多做得不夠的地方、本來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保祿宗徒說︰「忘盡我背後的,只向在我前面的奔馳」。
太太的去世,令我的心情跌到谷底,怎樣繼續生活,以後怎樣為教會服務、為天主作見證?箴言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我不可以讓哀傷影響我作基督徒的服務。我知道,死亡是天主創造及救贖計劃的一部分。耶穌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基督信仰,令我們獲得永生,信靠耶穌的人永遠不死。太太因為癌細胞擴散。痛苦如影隨形。我知道,痛苦是基督信仰的一部分;痛苦是煉淨靈魂的一種方法;痛苦又是一種補贖。有信德的基督徒並不害怕擁抱痛苦;耶穌也曾背著十字架,行走在十四處的苦路上。
太太去世後,FMM修女、FMM在俗會、堂區各善會和教研中心各弟兄姊妹都安慰我,關心我,令我深受感動。懷著「同理心」我積極地參與了堂區的善別服務,希望能陪伴亡者的親友,在哀傷之時,送上一些安慰。同時這也是福傳的好機會。有人擔心,經常出入殯儀館、參加火葬禮,會否出現負面情緒?我認為,參與堂區善別小組是愛德的服務,因著聖神、我們在主內充滿愛鄰人的力量,為受痛苦的人祈禱、為最小的弟兄姊妹服務。「神哀矜」中有一條「為生者亡者祈禱」;「形哀矜」有一條「埋葬亡者。」。參與堂區善別服務,是天主的恩寵,好像「苦路善工」中的韋羅尼加一樣,為耶穌抹去臉上的血和淚。
太太離開後第三天,我已開始參與堂區服務﹕在星期六「提前彌撒」中協助神父送聖體。我認為這是天主的恩寵,耶穌基督要透過聖體聖事醫治我受傷的心靈。
太太離開後第五天,我如常一樣,前往「鄰舍輔導會長者中心」做義工。每逢星期一上午9:30至12:00我們三位義工,會為廿多位認知障礙的老友記,組織和安排桌面遊戲。看到老友記開心的笑容,自己亦都滿懷高興。我認為,基督徒要愛堂區、愛教會亦都要關心社會、服務社會、回饋社會。
太太離開後第七天,堂區在週五晚上為已亡聖職人員舉行追思彌撒,我負責帶念「瑰瑰經」,這又是天主的恩寵。我認為,懷念太太最好的方法是和她一起祈禱、一起恭念「玫瑰經」。我相信諸聖相通。
耶穌就是復活,就是生命。我相信,太太現今已在天家在與天主共融中生活。今天我們不是永別,只是倆人暫別。我要活在當下,快樂每一天,善盡本分︰「愛主愛人愛大地」。來日天家必定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