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教研中心 Catholic Institute for Religion & Society
教研主頁 | 教研簡介 | 聯絡教研 | 主日彌撒時間 | 徐神父網頁 | 捐助教研及中國福傳 | 搜尋 | 基基團聯會 |
教研資料庫
(內含書籍訂購)
慕道班
信仰與人生講座
教研主日彌撒
現場講道錄音
中國福傳/
對外聯繫
主日學/教研團體
你問我答信箱
福傳資料
搜尋
 
教研之友  
我向高山舉目 美加療傷之旅
日期:2024年9月1日

2024年9月份通訊

我向高山舉目--美加療傷之旅

梁國輝

  經過四年多與頑疾搏鬥後,太太終於安詳離世。驟失同行四十多年的伴侶,互相依存的生活模式頓時停止,留下哀傷,孤寂和空虛。女兒和我生活如常,心裡淌淚,難掩失去至親的痛。午夜夢迴,泛起很多疑問,未明上主為何如此不仁,奪去至愛,憤怒怨恨情緒悠然而生,不能自已。而理性上我們都知道不能長時間將自己困於悲慟幽谷,於是在互相鼓勵下,提起勇氣踏上旅程,一個計劃已久但已缺少一名重要成員的家庭之旅。

  溫哥華氣候宜人,亞拉斯加風光明媚,三藩市濃厚親情,唯我不會為各位寫一篇遊記,而是希望分享我在旅途中二個小片段。

  在赴加回航機上,隔鄰座位一位印度教婆婆對我與她同樣吃素菜餐甚感興趣,問我是否佛教徒,從而打開了話匣子。在疫情期間,她的丈夫死了,經重重艱辛輾轉到港投靠兒子,唯與媳關係不睦,兒子安排她往加拿大投靠女兒。面對茫茫前路,她卻表現出出奇的平靜,給我看她隨身攜帶的神像,跟我說神會保佑她,會安排一切,而安排背後一定有用意,雖然她不明白,但會欣然接受和感謝,我看見她充滿皺紋的臉泛出笑容,可見她的神在她心中的重要。

  在七天郵輪之旅途上,我喜歡晨曦時到當時無人寂靜的甲板觀星看海望山聽濤,體會心凝形釋的感覺,嘗試跟我仍惱怨的天主溝通,可是不太成功。多日來也看到遠處有一位人士與我一樣依在圍欄看海。在攀談下知道這位來自亞拉巴馬州的長者是位基督教徒,他喜歡每年都以郵輪作為他的旅遊選擇,他認為在這個大自然環境下更能體會到上主的臨在。他指向已泛出魚肚白的天空下,遠遠仍然漆黑的群山,說他感受到上主就在那處,那裡還有他逝去的雙親,他的摯友,他的愛妻。他們去世多年,他很思念,但他堅決相信,他們在某天會在天家再聚,因為這是上主的承諾,亦是他希望和期盼所在。他堅毅的眼神令我記起愛妻是帶著笑容離世,相信她也是帶著復活的希望而安息,將自己完全交給天父。

  感謝天主,祂透過兩位與我偶遇的陌生人,交淺言深的分享下,告知我你就在這裡,撫慰這個信德薄弱信徒的心靈,不離不棄,承託著我們面對一切。更鼓勵我重拾信德,一步一腳印,跟隨主的步伐,向前邁進。

徐神父按語:孔子認為「未知生,焉知死」,是正確的;它也有少許「如你不能愛那看得見的兄弟,怎能愛那看不見的天主」的意味。同時,一個不能「正視人生」的人,只懂「不問蒼生問鬼神」,在虛無縹渺中,也很難找到無所不在的真天主。但反過來說也是真的,「未知死,焉知生」,如果不能掌握死亡的真義,就很難活得積極,快樂而瀟灑。只有「又知生,又知死」,又能面對人生全部的成敗得失喜怒哀樂的人,天主才會在他的生命中顯得越來越真實;而最後發現,自己和自己至愛的人,竟能享受那親眼看見天主,並和天主一起的永恆的「極樂」。

 

教研之友
我向高山舉目 美加療傷之旅
2024年9月1日
耕種樂趣
2024年8月1日
昔日稿件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