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份通訊
有夢則剛
少儀
家庭是人際關係的訓練場,每個人都想家庭和睦。我家的兄弟姊妹眾多, 爸爸常掛著口邊一句話「家和萬事興」。 我們都因為清楚他明確的夢想,至他死後,我們兄弟姊妹仍互相尊重,互相照顧。如果他從無說出他的夢想,恐怕我們兄弟姊妹沒有幾十年的感情,甚至即使大家身在他方,在地球不同角落,有賴今天的科技,仍維繫著溫暖的手足情。
聖經裡面除了講耶穌?大愛之外,亦有故事講述偏愛的禍害。而聖經故事中,若瑟被妒忌的哥哥們出賣,就是說出了,聖祖雅各伯對小若瑟的偏愛的禍害和人性的弱點,即使出發點是愛,若失去公平與智慧,愛得不當,亦會傷害到其他人。
徐神父常常提醒我們,我們有同一個天父,我們大家都是兄弟姊妹。這個概念我很明白,實踐倒是困難的。家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天地萬物之間,要真誠地和公平地相親相愛,卻一點也不容易。誰會不以一己之利為先呢!柏拉圖以為,自我中心是人類最大的罪,真的是洞察人生。
今天人與人之間要維繫一份關係,一點也不容易。即使真情付出了愛,也未必有回應。真實地,耶穌雖是愛人者,但非人恆愛之,他受到背叛和誹謗。如是者,國家有大愛的胸襟,也會受到不善意的評擊。不用失望,更加要勇者無懼。
最常聽見徐神父引用的孟子名句: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要反省愛是否足夠,治理的智慧是否全面考量,待人是否出於尊重。當付出未得回應,與其責備他人,不如反求諸己。
有人形容這種中國文化叫:向裡用力的文化。
還好有徐神父不斷的提醒,深深植根於天父大愛的家庭觀念,的確能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只要有夢想,堅持下去,說不定天地人和的境界就在我們身邊。
徐神父補遺:
以父母之心為心,天下無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為心,天下無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 (天父之心) 為心,天下無不愛之民物。《格言聯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