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教研中心 Catholic Institute for Religion & Society
教研主页 | 教研简介 | 联络教研 | 主日弥撒时间 | 徐神父网页 | 捐助教研及中国福传 | 搜寻 | 基基团联会 |
教研资料库
(内含书籍订购)
慕道班
信仰与人生讲座
教研主日弥撒
现场讲道录音
中国福传/
对外联系
主日学/教研团体
你问我答信箱
福传资料
搜寻
 
教研之友  
生命的限制与成长
日期:2025年2月1日
2025年2月份通信
生命的限制与成长
何兆昌
 
        生命中有着各种限制,健康有大限,能力亦有限。我们是否能认识自己真正的潜能,并在各自的角色中发挥最大的价值和成长?
 
        古代落后,对疾病认识不多,生病常责之于着了魔。现代人,内心着了魔的,反而更多。临床工作所见,久病或病重的,看症时总会问,还不断重复问:“我点解会病?我点解会咁辛苦?我系咪做了好多错事?”天主是爱,看见病人被折磨得痛不欲生,信德告诉我,天主必定会感同身受。但病痛的确会令人成长,不病过痛过,也不会明白健康的可贵。还记得有个年长的基督教病人,无时无刻不主前主後,生活却异常不节制,食无定时,每晚三四点才睡,完全没有运动,身体差到极点,讲两句说话都不停打呵欠,在诊所等取药期间也会睡着,连返教会崇拜也不行,令弟兄姊妹十分担心。我诚恳地对她说:“你这般对待自己,会令神很担心。神这样爱你,你却这样伤害自己身体,又如何悦乐神呢?爱护自己身体,就等于爱神。”病痛的意义,就如同人生中其他可怕遭遇一样,天主想我们从中学习并吸取教训。难怪徐神父亦经常强调,痛苦本身就是一种祝福。有另一位基督教病人对我讲的两句话,令我受用无穷:“其实死又有乜可怕呢,一张开眼就见到耶稣。”只要将病痛变得有意义,就能转化成喜乐。
 
        81岁,癌症四期,正接受化疗,瘦骨嶙峋。一见到诊所的捐款箱,马上从银包拿出50元放进箱内。我说:“先代表受助人多谢你,但你身体咁唔舒服,还乐意帮助他人,这个十分难得!”她回答:“我都唔知道挨得几耐,帮得几多得几多啦。”当天遇到的她,就如福音中的穷寡妇。她是信佛的,自言家中儿女不容许她烧香。我对她说:“不要紧,佛在心中!烧香只是仪式,你的行为及心肠,令我看见你,就如见到佛祖。”
 
        分享夏主教一个鹰蛋和鸡蛋的故事:‘话说,有一堆鹰蛋和一大堆鸡蛋混合了一起。壳破卵孵,日复日长大,是鹰仔还是鸡仔,母鸡也不太清楚。有一天,一只大麻鹰从天而降,看见地上一大群鸡仔,食指大动。母鸡惊动,马上“吹鸡”,叫大家躲避。有鹰仔却问道:“点解我地唔飞上去同佢斗过?”母鸡回答:“我地系鸡,飞唔起,点同佢斗呢?”有鸡仔拍翼却总是飞不高,但当鹰仔拍翼就一飞冲天。’故事完结,心领神会。你是鹰中之鸡,还是鸡中之鹰?作为鸡,还是作为鹰,造化不同,能力及责任也不一样。明白自己角色,做到最好,足矣!
 
徐神父按语:
        看到上面鸡和鹰的故事,我想起儿时在大澳常看到的“麻鹰担鸡仔”。母鸡一听到鹰的叫声,便知道老鹰想“担”鸡仔,于是张开翅膀,呼儿唤女,来到她的护翼下。其实母鸡也是怕大麻鹰的,但母爱的力量,比死还强,所以牠便毫不尤疑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抗老鹰,以确保孩子的安全。那些走得快的,都躲在母鸡的翼下。有时竟能躲上十数只!偶然,有一两只走得慢的,便被老鹰以惊人的俯冲速度抓走了,只剩下母鸡的哀鸣,在风中飘荡。我是长子,都说长兄当父,所以我从小就立志,要努力求学,将来去保护有需要的人。(徐)
 
教研之友
守旧.失焦
2025年3月1日
生命的限制与成长
2025年2月1日
昔日稿件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