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份通訊
惜別顧厚德神父
陳創華
時光飛逝,驚覺顧神父是在四十三年前(1981年)到彩雲,做了八年堂區司鐸。顧神父是我第一個接觸和認識的神父,來自聖母聖心會。第一次見面時,神父是一個友善的比利時青年。回憶中,爸爸去世時,我請顧神父在彩雲聖若瑟甘霖幼稚園聖堂,為爸爸舉行一個簡單的追思會,出席的主要是讀經組成員。
8月23日的星期五,在送別顧神父彌撒中,神父講道時說,知不知他最「唔中意的」,就是規則和法律。在瑪竇福音中,耶穌回答經師有關最大的誡命,說是愛主愛人。神父認為「唔係」,應該是懂得愛自己。懂得愛自己不是柏拉圖所指的自我中心,而是懂得如何學做人。神父說的粵語流暢自然,但講道一向不會太長篇,認為說大道理「冇用」,人「唔多中意聽」。印象中,神父的習慣是,在主持感恩祭宴時,會邀請讀經員,或共祭的神職人員替他誦讀福音,明白老子道德經中「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
40年前,透過顧神父介紹,我去到教研中心,聽了徐錦堯神父的講道。他說徐神父的中國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徐神父常提及胡振中樞機的話:血濃於水、水濃於血,我們要欣賞自己的中國人、香港人、天主教徒的三重身份,並以此為榮。五年前,我開始在教研中心再慕道和參與彌撒,聽到神父所說:每一個人都是天主所顯的奇蹟,信仰要同生活相互結合。每一個人都要肯定自己,欣賞別人,學習別人,豐富自己;信徒要走在一起,令多些人聽到梵二的道理,天國和大同的精神。
最後抄寫徐神父常用的話,送別顧神父:歸去來兮,靜水流深;物來不亂,物去不留;胡不歸兮,厚德載物。顧神父,今返鄉!
祝願顧神父,在家鄉平安喜樂,有機會也能回到香港,探探我們!
徐神父按語:
聖母聖心會,是我最欣賞的一個傳教修會。我九零年代去了台灣合共十年,走遍全台灣,開啟了台灣天主教學校的道德教育和後來的生命教育,也代當時的「台灣省教育廳廳長」陳英豪先生,向二百多位政府學校的教師講述我的倫理教育著作和理念。這一切都要從聖母聖心會開始。他們堅守傳教士的三原則:begin, beget, be gone (始創,培育接班人離開),他們創立了台灣的牧靈中心,上軌道後,把一切交給當地教會,便離開另創新天地。我能走遍台灣全省,便是這個牧靈中心推動的;其中的關鍵人物是韓德力神父(Fr. Jerome Heyndrickx)。他們修會熱愛從前和今天的中國,促成中國許多神父、修女、修士到歐洲留學,也多次陪伴國內主教到梵蒂岡訪問和會見教宗,是中梵關係的重要推手和橋樑。
|